近年来,谯城区坚持把实施年轻干部实践锻炼作为干部“全链条”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,重点突出“多维多元、专题专项、过程全程”三大特点,全面推动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活动更有特色、更富成效、更具影响。
突出多维多元,聚焦补齐能力短板。坚持“因材施教”“循序渐进”的培养锻炼路径,聚焦年轻干部能力短板、知识弱项和经验盲区,通过实施“两工程一计划”,即区乡干部“互培”工程、政企干部人才“共育”工程、干部人才长三角一体化“比学”计划,切实打通干部跨领域、多部门、多岗位实践锻炼通道,去年以来,先后分批次、分领域选派158名优秀年轻干部和新提拔科级干部,到乡镇、村(社区)以及信访维稳、招商引资、乡村振兴等一线实践锻炼,8名干部到企业、省市经济工作部门挂职锻炼,11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。开展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“三同”教育,围绕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、文明创建等工作,组织69名中青班学员分赴11家基层单位进行实践拓展锻炼。切实做到让年轻干部通过多维多元实践补齐经验能力短板。
突出专题专项,聚焦服务发展大局。坚持把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作为推进干部实践锻炼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,坚持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规律特点相结合,按照“人岗相适、专业匹配”的原则有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区委中心工作,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开阔思路视野、丰富工作阅历、练就过硬专业本领。去年以来,聚焦区委经济建设、招商引资重点工作,选派64名优秀干部组建7个产业招商组参与招商对接、项目推介洽谈等工作。今年以来,选派18名统计学类、环保类、经济学类专业干部到相关市区级部门进行专业化培养锻炼。实施“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”,坚持“精品+定制”,围绕基层党建、乡村振兴、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内容,精品化制定专题培训计划,分类设置靶向专班,截至目前,分类举办专题班65期次。
突出过程全程,聚焦实践实绩实效。建立健全过程跟踪、全程纪实、全程考核的实践锻炼干部管理机制,坚持把了解干部的“探头”延伸到一线最前沿,实施选派单位、接收单位、主管单位三方协同管理机制,构建平时考核、年度考核、锻炼期满考核相结合的立体式评价考核机制。对政治素质好、综合能力强、工作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,予以提拔重用;对工作思路不清、落实措施不力、岗位匹配度不高的年轻干部,及时提醒调整。目前,已对表现突出的12干部进行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,对在基层一线工作中敢于担当、实绩突出的13名同志给予嘉奖,树立实干者吃香、有为者有位的鲜明用人导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