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谯城区淝河镇冯洼村桑伟草莓大棚里,一片绿意盎然。棚内一株株草莓长势喜人,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,让人垂涎欲滴,吸引了不少顾客进园采摘。

“我家的草莓不催熟、不打药,所以口感特别好。像这种红颜草莓,不仅个头大,还非常甜!一般草莓的甜度只有10%左右,而红颜草莓可以达到15%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”桑伟说,他种了20亩的草莓,品种包括红颜、丰香、章姬等。草莓的成熟期在每年11月至次年5月。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,草莓园利润每年可以达到20多万元。
2017年,桑伟在上海打工时发现,当地农民种植的红颜草莓市场销售价一公斤能卖到40元,利润极其可观。认真思考后,桑伟决定回乡种植大棚草莓。在淝河镇党委、政府的“地租减免”政策支持下,桑伟流转了20亩土地发展草莓种植。为了尽快掌握草莓种植技术,桑伟认真钻研大棚草莓的栽植和管理技术,同时淝河镇农技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,不断组织技术人员为他提供技术服务。
“种植的时候我以施用农家肥为主,杀虫是用智能杀虫灯以及黄板、蓝板等绿色防控措施,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化肥。”桑伟说,“另外,我在每个大棚都会每隔十米放置一盏100瓦的白炽灯,在夜间或雨雾天进行补光,能提高草莓的单果重和甜度。”
“目前,草莓已经成熟并开始销售。销售渠道有两种,一是供游客现场采摘,价格在20元到25元每斤;另外一种渠道就是向水果店、超市批发,按照果的大小,价格在每斤15元至20元之间。因为我的草莓是无公害种植,果实又大又甜,来采摘和订购的顾客都很多。20亩的草莓,一年能收入20多万元,很不错了!”桑伟笑着说。

草莓种植让桑伟的腰包鼓了起来,同时也让附近村民实现了增收。草莓种下后,除草、施肥、预防疾病等工作非常关键,桑伟就聘请村民到他的草莓园务工。“这里需要用工的时候我就过来,一天80块钱,还能学习到草莓种植技术。等技术学好了我也打算种几亩草莓。”村民李大兴说。
“2023年,我想再流转30亩土地,扩大种植规模。还打算学习大棚草莓套种蔬菜的种植技术,成为一个种植多面手。同时还能带动周边更多村民一同搞种植,带领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。”提起未来的发展,桑伟满怀憧憬。
近年来,谯城区淝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为目标,通过政策、技术、资金帮扶等措施,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温室大棚等效益高的特色水果蔬菜,助推产业兴旺,切实让特色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“新引擎”。(李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