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  •     
首页 > 谯城动态 > 工作动态
谯城区:坚持党建引领走好基层善治之路
时间:2023-01-28     来源:谯城先锋网     字体大小( ) 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打印文本

 

 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(社区)治理,提升基层为民化矛盾、解难题、办实事工作水平,亳州市谯城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,通过打造“红色阵地”、建强干部队伍、优化工作机制,为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提高有力组织保障。
 

  打造“红色阵地”,畅通基层治理服务
 

  建成皖北地区首家县区级党群服务中心,开设5大版块和26个功能区,突出“一室多用”功能,打造“1+40+235”三级党群服务联盟,联合“一网共治”服务管理中心,实时接入全区275个村(社区)党群服务阵地视频监控点,动态查看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运行状态,统筹指导全区规范开展各类组织生活活动1600场次、帮助策划各类活动400余场次、实时调度“为民办实事”等300余场次,形成“党务实训”“书记论坛”“选调有声”“名师来了”等10多个特色活动品牌。设立一线群众服务机构。发扬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在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分别设立群众工作服务中心24个,群众工作服务站275个,从基层站所、村级后备干部中选派群众服务人员,立足“了解社情民意、宣传法规政策、帮办政务事项、做好信访调解”功能定位,倾听记录群众反映的各种难题和诉求,构建全链条闭环式办理机制,目前,共登记办结群众来访事项1万余件。
 

  建强干部队伍,凝聚基层治理合力
 

  深入实施村干部“青苗计划”,连续4年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聘工作,共招录851人。以“三领两带”工程为统领,印发《关于实施“乡村鸿雁”工程的通知》,大力实施“乡村鸿雁”工程,把优秀乡土人才培养成村干部,发挥“能人治村”、带民致富的效应。完善和落实“双报到双服务”制度,配备“双报到”社区联络员40个,在关键领域和岗位合理设置党员示范岗328个,结合群众需求清单和个人特长合理“派单”。工作开展以来,共吸收在职党员2200余人,帮办群众事项3200余项。发挥选派优势,设立“第一书记调解室”,将选派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员、村纪检委员等纳入调解队伍,建立邻长、组长、片长三级,村干部、村警双方的“三级双方”摸排机制,每周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推进会,及时获取苗头性信息,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。截至目前,“第一书记调解室”共接待群众950批1600余人次,协调解决矛盾纠纷涉及林业、土地、环保、婚姻家庭等多种类型。
 

  优化工作机制,提升基层治理效能
 

  建立健全“党建+信访”六项工作机制,为群众提供“访、调、诉、处”一站式服务,健全开门接访、主动约访、带案下访工作机制,探索全领域、全链条、全要素、全覆盖的群众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机制,通过测出高低、评出压力、激发动力等方式,考准考实抓信访工作实绩。全面开展星级村(社区)评选活动,结合“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、集体经济、信访维稳、基层党建”5项工作重点任务和目标要求,细化19类73条星级村考评验收标准。2022年以来,累计评选出一档村254个、二档村244个,杜绝“干与不干一个样、干多干少一个样”的错误导向,大力营造比学赶超、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。召开村头“板凳会”,组织包村干部通过“有事必访、每周定期访”等方式开展“板凳说事”,把“开会”变为“聊天”,引导群众广开言路、反映诉求。目前共开展村头“板凳会”1200余场次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400余条,切实做到将板凳“坐热”、民心“捂暖”。


Copyright © 2000-2020     QCDJ.GOV.CN     All rights reserved
Powered by:中共亳州市谯城区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     皖ICP备13015186号      皖公安网备 34160202000069号
地址:亳州市半截楼3号    
Tel:0558-5513839      Email: bzqcxfw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