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化路面、铺设管网、安装路灯……近日,困扰亳州市谯城区筛子市街居民许久的急难愁盼问题,得到了解决。群众的“烦心路”变成“暖心路”,这得益于谯城区开展的“民声呼应·暖心走访”行动。
今年以来,谯城区两轮走访102.6万户次,收集解决各领域问题及建议14442件,办理答复14442件,首次全覆盖回访满意度98%以上,全区每百万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75.7%、信访事项办理满意度同比提高28.8%。
谯城区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,组建网格党支部775个、党小组1632个,构建起“网格党支部—网格党小组—党员中心户”上下贯通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体系。同时依托“安徽大学——谯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”,梳理出群众关心关注的农业、医疗、养老等10个重点领域政策“百问百答”,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组长能力建设,帮助群众依法依规解决急难愁盼问题。
“按照‘年度重点工作+季度阶段性工作’相结合模式,科学设置走访‘菜单’。”谯城区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,走访“菜单”做到城乡有别,走访农村地区时,设置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、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;走访城市社区时,围绕文明城市创建、物业管理等专门设置有关事项。同时,将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统一纳入一张“走访菜单”。“菜单”确定后,其他单位不再重复安排上门走访,实现进一次门、办多件事。据不完全统计,走访行动实施前,村干部全年需要开展各类入户走访30余次,现在原则上只需要每季度走访1次,走访频次下降近90%。
该区整合人口信息、数字城管等数据资源,打造“一网汇数据、一体管全局、一站办实事、一云全感知”的“一网共治”平台体系。开发“民声呼应·接诉即办”微信小程序,推出“民声呼应”线上二维码,群众既能通过城乡居民组长面对面反映问题,又能通过互联网一键反映诉求。
“健全‘清单+闭环’接诉即办工作机制,将线下走访、线上反映等各条渠道收集到的问题,统一归集到大数据平台,做到集中分析、统一派遣、逐级流转。”谯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,数据平台1小时内派单,责任单位3小时内联系群众,不同类型问题分类设定办结时限,最长不超过七天,办结后主动与群众联系反馈办理结果。同步建立“不满意清单”,对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紧盯不放,确保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。
谯城区还构建“一类事”解决模型,树立从点上找问题、面上找答案的治理理念,邀请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研究人员全流程参与“民声呼应·暖心走访”行动,从政策、制度、机制层面对谯城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进行优化提升,实现“回应一个诉求、解决一类问题、提升一个领域”。
·编后·
亳州市谯城区通过创新工作机制,搭建大数据工作平台,面对面倾听民声民意,实打实办好民生实事,实现群众工作变“被动”为“主动”、服务模式变“零散”为“系统”、问题办理变“缓解”为“根治”,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。